國家的富強,市場的高速發展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現在明航更是發展快速,重幾場進出的商務人士還是旅游人增加,行李的吞吐量也到了一個新高度。行李箱是機場一個重點而有復雜的工作,特別是不斷發生的針對航空業的恐怖襲擊也對行李的識別與追蹤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管理堆積如山的行李及有效提高處理效率是航空公司面臨的重要問題。
1.背景
為應對旅客行李對機場輸送系統處理能力提出的新的挑戰,新望城超高頻RFID讀寫模塊,超高頻RFID讀寫設備被越來越多的機場開始使用到行李自動分揀系統中。這種系統通過條形碼標簽對旅客行李進行標識,在輸送過程中,通過對條碼的識別來達到對乘客行李的分揀處理。全球航空公司的行李追蹤系統發展到現在,已經相對比較成熟,然而,即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條形碼系統也只能在10件行李中正確讀取8到9件,這意味著航空公司要不斷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人工操作將分揀的行李運送到不同的航班上。同時,因條碼掃描對方向性要求高,這對機場工作人員在進行條碼包裝時也增加了額外的工作量。
單純使用條形碼對行李進行匹配分揀,將是一件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的工作,甚至有可能導致航班的嚴重延誤。
提高機場行李自動分揀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和分揀準確性,對保護公眾出行安全,減少機場分揀人員工作強度,提高機場整體運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被普遍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技術之一,是既條碼技術之后,引起自動識別領域變革的一項新技術。其具有的非視距、遠距離,對方向性要求不高,快速精準的無線通訊能力,被越來越多的聚焦在機場行李自動分揀系統。最終在2005年10月,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一致通過決議,將UHF(超高頻)RFID綁帶式標簽作為航空行李標簽的唯一標準。
2.系統架構
RFID行李自動分揀系統,是給每一個飛機乘客隨機托運的行李上粘貼RFID電子標簽,電子標簽中記錄旅客個人信息、出發港、到達港、航班號、停機位、起飛時間等信息;行李流動的各個控制節點上,如分撿、裝機處、行李提取處安裝電子標簽讀寫設備。當帶有標簽的信息的行李通過各個節點的時候,RFID讀寫器會讀取這些信息,傳到數據庫。實現行李在運輸全流程中的信息共享和監控。其系統架構圖如下:
3.系統流程
從機場出發的旅客在出發值機柜臺辦理行李托運,工作人員根據旅客登機牌完成托運登記并打印RFID行李標簽,將RFID行李標簽安裝在行李上后放入行李輸送機。輸送機安裝有RFID采集通道,當行李通過RFID采集通道時,其相關信息即被采集并上傳給輸送機控制系統,輸送機控制系統根據得到的信息即可將行李正確的分揀到對應航班的行李房格口槽。最后搬運工將對應航班的行李轉送到行李箱,同牽引車上飛機貨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