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清明節放假通知_兆麟條碼
經國務院批準,現將2019年清明節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2019年4月5日(星期五)至4月7日(星期日),共3天,放假,
4月8日(星期一)正式上班。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習俗
踏春
踏青為春日郊游,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游玩。舊時曾以清明節為踏青節,不過,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來則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清明節植樹的習俗,據說發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
掃墓祭祀
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已久。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清明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的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蕩秋千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之一。蕩秋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 “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風箏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于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更多精彩分享請關注www.cnjxpj.cn 小編期待各位看官的大駕光臨!